“尾款人”的定金能退吗?这些套路要小心

2021年11月12日08:22:06 发表评论

(“尾款人”的定金能退吗?这些套路要小心→)

“双十一”你付了多少尾款?面对活动越来越大,规则也越来越复杂的“双十一”,一件商品有预售价、券后价、定金+尾款价等不同价格,消费者要结算购物车里的商品,得先算得清一道道数学题。

今年“双十一”,消费者买很多商品都需要先支付定金,付了定金又不想买了,却发现定金不能退;还有的消费者付完定金后发现,比直接买还要贵。“双十一”购物迎来最高峰,消费者该如何处理支付定金后的一系列问题?

预付定金后问题百出:

商家上调尾款、被告知无货不能退定金

来自安徽的陶女士说,今年“双十一”她付了不少定金,为的就是比平时便宜点。“提前做了功课,自己也算了一下,发现商品付定金后的确是便宜一些,放购物车里也能看到活动后的价格,趁‘双十一’买一些大件。”

如果买得便宜,付定金也心甘情愿。江西的刘女士预付了定金,最终买到商品价格反而更贵。

本月1日是各大电商平台的“双十一前奏战”,刘女士为了买一双鞋子,各种盘算满减后,通过“定金+尾款”的方式以569元在官方店入手。第二天商家直接推出更优惠政策:“不用定金、尾款,优惠后只要558元”,虽然只相差11元,刘女士表示还是不能接受。

南京的赵女士为了买一款空调,在平台支付定金后,促销当天却发现商家没货,定金没法退,尾款也不能付,7天无理由退货退款自然也无从谈起。询问客服后,依旧是“定金无法退还”的一套说辞。

商家“先涨价后降价”

让消费者眼花缭乱

除定金问题外,消费者反映最多的是商家的“先涨价后降价”。打开正在促销中的几款商品,总台央广中国之声记者发现,不少商品在一个页面上有多个价格:原价、“双十一”价、限时券后价、定金尾款价等眼花缭乱。

两个月前,王女士在某购物网站上相中一条裙子,打算等到“双十一”有优惠时购买,结果她发现“双十一”期间的价格比之前还贵。

“裙子之前是660元,现在‘双十一’的优惠价格是689元,差的钱虽然不多,让我心里对‘双十一’促销画上问号,让人反感,不太想在‘双十一’时购物了。”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

“双十一”禁止“先提价后打折”

针对网络集中促销活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向全国互联网平台企业和各地市场监管部门下发《关于规范“双十一”网络促销经营活动的工作提示》,其中就要求提高促销行为的公开化和透明度,禁止采取“先提价后打折”、虚构原价、不履行价格承诺等违法方式开展促销。

总台央广中国之声记者就商家虚构原价、“旗舰店付定金反而贵”问题,向某电商平台询问相关情况,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回复。

另一家电商平台对消费者关心的问题回复称,会通过算法模型和大数据的能力,不断加大对平台价格违规场景的调控力度,努力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关于“定金”的规则,平台上,商家可自行选择不进行优惠、定金抵扣、尾款立减等方式,按照规则定金不可退还,但如果出现特殊原因,消费者还可以联系客服协助解决。

“定金”和“订金”区别大

法律后果完全不同

对于“双十一”期间的定金问题,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告诉总台央广中国之声记者,消费者提前交定金,是一把“双刃剑”。

按照《民法典》规定,定金不能退,既是对消费者的限制,也对商家有要求,如果商家不能履约,需要双倍返还定金。而预付款、意向金等概念,商家则不用担责。

“‘定’和‘订’,读音相同,法律后果却完全不同。定金具有担保合同履行的性质,订金只是日常习惯用语,不是法律语言,不具有担保功能。”陈音江表示,消费者下单时,如果交的是定金,反悔后,定金无法退还,若商家违约,消费者可要求商家双倍返还。

“订金包括预付款、意向金,消费者提前交了订金,商家若违约,是不会承担相应的双倍返还责任。”

“尾款人”如何维权?

专家:通过市场监管部门或法律手段

出现付定金结果商品价格更贵,或付完定金,商家告知无货的情况,如何解决?

陈音江建议,消费者找所在地或商家所在地的市场监管部门反映,效率更高。

“商家收取了消费者的定金,就已经和消费者之间产生了合同,出了问题,消费者可以要求商家双倍返还定金。如果商家不返还,消费者可以向消协,或市场监管部门投诉,要求有关部门调解解决;如果调解解决不了,可通过仲裁或法院。合同具有法律依据,消费者的诉求很容易得到支持。”

延伸阅读:

央视网评:双11,为何近30万人对“买买买”说不?

“双11”正日子来了!

花了多少?

收获如何?

啥?整了个“双00”!

当“双11”进入高潮的时候,

在“买它买它买它”的催促下,

不少人却谨慎地捂着自己的口袋。

他们称自己为:消费主义逆行者。

“姐妹们,我坦白了,不打扮真的太爽了!!!”

“请把巨额护肤的钱用在调理身体健康上!!”

“收拾东西可以降低消费欲”

豆瓣的“消费主义逆行者”小组里,

有近30万志同道合者分享心得妙招,

他们在“买买买”的氛围中格外淡定,

他们的存在提醒人们,

与频上热搜的尾款人相对应,

还有数量庞大的:不买人。

为啥不买,原因各异。

有的是因为头脑发热买了非必需品,

例如,买收纳柜结果发现没有解决问题,

反而变成另外一个需要收纳的物品;

有的是被低价吸引,

觉得买到就是赚到,

不买就错失了几个亿,

结果“捡便宜”成为“被割韭菜”;

有的是囤货,

结果还没开封就已过期;

还有满减规则堪比奥数,

拉长战线增加了人的疲劳感。

总归是套路太多、优惠力度不足,

做任务、抢红包、优惠券等繁琐复杂,让人爱不起来。

从这些原因里可以看到,

是买不起吗?

虽说经济实力决定消费实力,

但显然,当代“消费主义逆行者”不全是囊中羞涩,

与祖辈父辈的“抠”不属于一类,

不是普遍缺衣少穿状态下的被动低消费,

更多是有钱也不随便买,

是一种消费观念的变化。

不买恰恰是因为买过,

买过之后受骗过、被坑过,烦了、累了,

“不买组”聚集的,是主动和自发地“不想买了”的人群,

是“不想”,不是“不能”,

是对“买买买”产生怀疑的一群人。

他们过的并不是苦行僧式的生活,

与极致抠门人相比,更体现出理性消费者的特质。

很多人消费理念经历过这样的变迁,

从“不买”转到“买买买”再转到“不买”——

没钱,买不了,没办法,只能节俭度日,

有钱了,没商品,买不到,那也是白搭,

只能“不买”。

手头宽裕了,商品丰富了,

需求被释放出来,

重实用的“功能消费”观念被改变,

喜欢与否代替需要与否,

网络购物出现,消费更加便利,

各种营销手段刺激了购买欲望,

开始“买买买”。

狂欢之后,

开始对放任消费、过度消费甚至浪费进行反省,

有了更加主动、理性的“不买”。

表面上是消费理念的变化,

折射的是经济社会和生活方式的变迁。

我们从物质短缺,走向商品极大丰富时代,

伴随着互联网、大众传媒和消费金融等工具的发展,

“消费主义”渐起,

也有“炫耀性消费”者,

他们会通过消费行为给自己贴上标签,

满足物质和精神的多重需要,

人们面临空前的“现实眩晕感”,

当这种幻影达到一定程度,

有人开始反思,

如日渐流行的“极简主义”者,

还有人会强调“断舍离”。

“消费主义逆行者”小组并不是反对消费,

不是追求一种“我穷我有理”,

也不必有“低欲望社会”的担忧。

他们通过审视自己的行为,

克制过度的物欲,

避免被割智商税,

达到内心的平衡。

通过“消费管理”,

买所需、买所爱,

不再被轻易地“割韭菜”。